可能很多网友根本没有搞清楚什么是 " 管培生 "。
▲网友黄女士发文称自己北大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大食堂工作。图 / 社交媒体平台截图"10 年后留在北大,我要做快乐的食堂阿姨。" 近日,网友黄女士称自己北大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大食堂工作,引发网友关注。
据极 . 目新闻报道,黄女士于 2022 年入职北大餐饮中心,今年 7 月已从文员转岗为管培生,目前正在轮岗,而做食堂阿姨是为了体会师傅们的工作。8 月 13 日,黄女士发文称,10 年前自己去长沙读书,后一路考到北京的学校读新闻传播专业,后来又成功保研北大。10 年后,她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新事业," 先从食堂阿姨一步步做起!"
(相关资料图)
可能很多网友根本没有搞清楚什么是 " 管培生 ",就把黄女士的工作定位为做食堂阿姨了。其实,黄女士说得很清楚,她做食堂阿姨是管培生必须经历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体验第一线食堂师傅们的工作,以便未来更好地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
" 管培生计划 ",是用人单位培养未来领导人的一种项目,进入该计划的管培生,要由带教老师指导,经过多个岗位的轮岗,考核合格后确定正式岗位。黄女士是北大餐饮中心的管培生,单位对其的培养目标是担任管理职务,因此,将其轮岗到第一线的食堂体验食堂阿姨工作,是十分正常的。
明明是 " 先从食堂阿姨一步步做起 ",在舆论场上却被歪曲为 " 北大研究生毕业当食堂阿姨 "" 新闻学专业毕业做食堂阿姨 ",这无非是在借名校毕业生炒作,博眼球,除了引发 " 高学历低就业 "" 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差 " 的口水仗外,并无实际价值。
事实上,任何岗位都要 " 从基层岗位一步步做起 ",即便是名校毕业生,也难以一步就到光鲜岗位。看待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能只看其第一份工作,而要看其毕业后的中长期发展。高校毕业生也应以更长远的眼光规划职业发展。
近年来类似 " 人才浪费 " 的讨论经常出现。很多人一看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就认为这属于人才浪费,并认定是其所学专业难就业。这不过是断章取义罢了。
就业不能只看专业,更要看个体的能力。一个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培养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让其有更广的择业面,进行跨专业就业。表面上看,这是 " 专业不对口 "" 人才浪费 ",但从具体就业看,则属于 " 能力对口 "。
另外,社会舆论颇为关注毕业生的第一份职业和起薪,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到基层工作,不意味着永远在基层,没有晋升机会;只盯着岗位的起薪,对于起薪低于预期的职位一概不去,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如相关调查就显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与刚毕业时的就业情况相差很大,进入职场后的中长期职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总之,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要抛开 " 唯学历 " 论,重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同时,不能仅以 " 就业起点 " 论优劣,而应有 " 长期主义 " 视角理性看待,也就不会再用 " 北大研究生做食堂阿姨 " 这样的话题来带节奏、博眼球了。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编辑 / 刘天红 校对 / 卢茜
值班编辑 康嘻嘻 李加减
此前报道:
北大研究生毕业留校做食堂阿姨:放弃了很多高薪工作,没有编制和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