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水县聚焦乡村治理,坚持不断探索创新,积极谋划主动创稳行动载体,持续深化平安乡村示范创建,走出了一条多方参与、共建共治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和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村一工作阵地 工作运行实体化
推行村“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室+警务室”综合办公模式,统筹集中建设,一室多用、一体办公,为驻村民(辅)警、综治信息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提供了办公场所,为工作联动、服务联办创造了有利条件。为驻村民(辅)警设立了警务室,配备办公设施,推动驻村民(辅)警进村“两委”班子任职,切实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村一综治队伍 人员力量集聚化
乡镇党委任命村党组织书记为村综治中心主任,村委会主任为村综治中心副主任,村文书为综治信息员,为推动乡村治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组织动员乡贤五老、致富能人、巾帼团队等群体,组建说事评理会、产业带富会、治安巡逻队、志愿服务队等,壮大乡村治理力量。
聘请“五老”人员、乡贤楷模等为村“说事评理员”,利用座谈会等形式,每月举办一次说事评理会,将街头巷尾的“随意聊”变成村级组织的“正式议”,化怨气、顺心气、扬正气。
一村一法律团队 法律服务个性化
为全县260个行政村选聘配齐“法律顾问”,明确“法律顾问”服务内容,至少每季度到村开展工作一次,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村级有涉法事务,“法律顾问”亲自指导,依法妥善解决村级涉法案事件;村内有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法律顾问”全程参与,为双方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推动矛盾纠纷依法化解;群众有涉法案件,“法律顾问”坚持跟进,帮助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法律明白人”坚持走村串巷,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主动上门为当事人讲法普法。
一村一基础网格 服务管理精细化
在全县260个村精准划分基础网格306个,选配专职网格306名、辅助网格员914名。制作“专职网格员”“辅助网格员”等具有鲜明标识的网格服,配发给所有网格员,统一着装上岗,“网格蓝”成为村头巷尾的一道亮丽风景。
严格落实“乡镇每季度一次、村每月一次”的网格员教育培训任务,开展以涉农政策、法律法规、调解技巧、安全常识、应急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全面提升网格员工作水平和实战技能。
面对群众诉求、困难问题、救助救护、监护监管、代办事项,网格员坚持主动办理、热心帮办、上门服务,第一时间作出响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第一时间展开服务,将精细化、温馨化的服务落实到户到人。
一村一调解组织 人民调解多元化
健全村人民调委会,择优选聘村组干部、驻村民警、网格员、群防群治队员、五老人员为村人民调解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组建以和事佬、法律明白人等为主体的“说和调解团”,积极参与人民调解。
根据村综治中心排摸掌握的情况信息,针对婆媳矛盾、邻里纠纷等矛盾,指派有威望、人缘好的和事佬上门说和,化解家庭邻里矛盾,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针对土地纠纷、损害赔偿、事故纠纷、赡养老人等矛盾纠纷,由村干部召集驻村民(辅)警、网格员、乡贤五老等人员,联合开展调解,签订调解协议,督促履行落实,推动矛盾化解。
一村一信息平台 治理手段信息化
网格员广泛运用“陇情E通”“天水综治”等APP,开展巡逻打卡、事件上报、信息更新。印制7万份主动创稳“提醒卡”全部发放到户,将“天水五治”小程序普及到人,提供各类应急电话信息,做到为民办实事、解民忧。(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