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俄罗斯留学生王安娜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宇晨)因为向往,他们来到中国;因为梦想,他们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
“我叫王安娜,是俄罗斯人,在中国学习生活两年了,现在是读研一的学生。”正在首都师范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王安娜来自俄罗斯。记者和她见面的时候,初春的北京还有些凉,但来自西伯利亚的她已经换上了风衣、连衣裙。灰棕色的瞳孔,轮廓挺直的鼻子、白皙的皮肤、棕色的长发,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到中国仅两年,王安娜的中文水平已经堪比本地人。她可以熟练地用中文给记者指路,聊起天也十分健谈。说起在中国的生活,她用“幸福”、“舒服”和“丰富”这三个词来形容。“幸福是因为我目标比较明确,未来希望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在(首都)师范大学,我可以向他们学习,往自己梦想的方向走;舒服是因为在中国各种服务非常快捷,主要是支付方面,非常便捷;丰富是在中国,我可以接触到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
地铁让人来去自如、快捷支付让购物更加便捷……她告诉记者,很难想象,在中国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高德地图、微信、淘宝。我发现很多俄罗斯人、很多俄罗斯学生学习中文的动机之一就是中国的网购,因为太方便了。这样的服务平台俄罗斯才刚开始发展,(俄罗斯)有好几个平台,但是可能没有那么多的东西,而且这个(快递)速度也没有中国这么快。”
来中国只有两年的时间,但王安娜学习中文已八年有余。身为“学霸”的她,在进修中文的同时也在俄罗斯任中文教师一职。她说,在俄罗斯年轻人眼中,大家对中国的印象正在发生改变。“比如说几年前我教俄罗斯孩子的时候,(提起中国)他们说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还有中国的汉字,还有中国那些非常辣的(四川)菜……这就是他们联想到的事情。但是现在他们就会联想到中国的发展,中国的5G、中国的手机,中国的各种名牌……在俄罗斯年轻人眼中,中国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国家了。”
对中国的印象远不止这些。王安娜说,自己闲暇时常去周边的公园散步。在那里,中国的老年人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充满活力与欢乐。“俄罗斯人是没有那种特别的活跃气氛的。老年人一般待在家里,看书什么的,不太在一起。所以我们留学生看到这样的情景之后,我们也会多出去跟老人交流。那些老年人特别喜欢跟我们聊天,告诉我们(他们)现在拉的是二胡,(问我们)想不想学,或者一起跳舞。”
感动她的不仅仅是“广场舞大妈”,还有为乡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中国教师。她记得自己曾看过一篇关于中国乡村教师在贫困山区支教育人的报道,令她深受感动。而这样的事迹也更加坚定她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那)是一位在农村从事教育的一个老人。她是老师,很多年在贫困地区,教很多孩子,特别辛苦。她非常用心地准备所有的课。那些孩子因为有她才能去上一个非常好的学校。这令我感受到中国人追求(进取和)发展(的决心)。”
王安娜注意到,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一个又一个新职业在中国涌现。这些新职业为中国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折射出中国人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比如说网络主播或者狗狗训练师,听到这样的新职业,我就觉得很好玩。新职业的出现让我感受到中国特别有活力。”
王安娜说,自己还有个12岁的弟弟,未来也打算来中国学习。活力和奋进的中国,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像安娜一样的外国留学生。她期待着,这些年轻人亲自到中国走走看看,感知中国发展脉动。